一、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
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坚持党建业务融合,依托学科抓党建,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党建活动。行政管理系教师党支部、政治学博士生支部先后入选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政治学系教师党支部入选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公共管理博士生党支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探导管理学的本土化之道”主题党日活动荣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3位同学在2021、2022年度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斩获特等奖。
二、教育教学成效突出
以南京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革新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体系,精心打造“四力三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三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积极推进品牌课程建设,“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教材入选江苏省优秀培育教材;应急管理教师团队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并拥有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江苏省重点教改项目各1项,课程教材《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政治学原理”课程入选“江苏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课程)”及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三、培养国家治理人才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离不开兼备家国情怀和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有志青年,政府管理学院以培养新时代“政府治理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全国各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等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就业率常年位居全校前列。其中2025届硕士研究生陈腾飞在校期间曾任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获得第十八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专题报道他的支教事迹,全网点击量超5000万次。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一等奖1项、第三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1项等荣誉;15篇本硕博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
深耕南京大学MPA教育品牌,强化课程体系和案例课程建设,入选全国MPA在线示范课程和全国公共管理“优质案例课堂”各1门;五年来为江苏省各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1000余名高层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为地方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四、人才梯队培优聚能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来累计1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校外引进登峰计划人才6人,海外人文资深教授2人,探索了引育并举的成功之路,多位老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建构了学院声誉与人才引育良性互动的机制,在奋进行动中取得丰硕果实。推进“准聘长聘提质”工作,9人进入准聘序列,形成了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的队伍结构。
五、学科发展提档升级
以优质师资队伍支撑学科高质量发展,学院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国家安全学三个一级学科均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其中公共管理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上升为A-档次。学科国际声誉提升,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位列第51-100名区间;政治学位列101-150名区间。
依托学院学科优势,牵头推进国家安全学一级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张海波教授为该学科评议组最年轻成员,并入选全国高校国家安全教指委委员,主编《应急管理学概论》讲义入选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培育项目。该学科为国家布局首批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科建设得到江苏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江苏省委常委会重视。在推进应急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交叉创新上取得显著进展,研究成果连续3年作为全国“两会”建议提交,得到国家发展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办理和回复。
全程支持国际关系学院筹建发展,助力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实现自主办学新格局。
六、学术成果亮点纷呈
五年来,学院坚持基础理论原创新研究、重大应用问题引领性研究的建设方针,致力于产出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6项、重点项目5项,“中华外译”图书2种,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国内外专业顶刊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现代国家成长研究丛书”“政治现象学丛书”“国家治理与公共事务研究丛书”31本,以及其他学术专、译著多本。
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学院陆续举办了“南京大学政治学百年纪念大会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科建设论坛”“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3年年会”等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林闽钢教授受邀参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并做成果推介,发出“南大声音”。


七、服务地方做贡献
全力推进江苏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江苏经验上升为国家相关政策做贡献。推动南京大学与省、市信访局五方成立江苏省信访理论和实践研究联合体,推进全省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发起单位,联合长三角地方和高校共同成立长三角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研究联盟,探索应急管理政策理论协同研究,切实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学院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政务服务、机构改革、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等课题研究,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和政策咨询,林闽钢教授连续四次受聘为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位教师担任高端智库研究员。近年来,学院教师累计为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等党政机关提供并被采纳研究报告60余篇次,其中,获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肯定性批示4项,其他中央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项,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0项。同时,学院参与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和政府改革方案制定,多位专家受邀参与《社会救助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共产党信访条例》《公务员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和党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全程参与江苏省简政放权“517”改革方案制定,独立完成“南京市政务公开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并实际投入使用。
立足专业优势,以干部教育发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支撑,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企业各类干部和专业人士精准施训,锻造干部核心素质,培训体量占学校总量前列。1门培训课程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连续三年承办中央统战部委托的香港专业人士课程培训班,五年来承办江苏、四川、新疆、贵州、西藏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多个部门、行业、层级委托的243期,培训人才140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