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五年成就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年成就 > 正文

离退休工作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心再奋进,银发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5-05-21 点击次数: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在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来自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领域的老同志们积极参加机关党委开展的“薪火相传 清风赓续——听前辈讲作风”主题活动,深情讲述他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清正廉洁的从业故事和历久弥坚的党性修养,不仅为青年师生照亮了奋进之路,更有力体现了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发挥。

近五年来,南京大学关工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积极融入学校“奋进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在顶层谋划上出真招

长期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时任党委书记胡金波、现任党委书记谭铁牛亲自关心、亲自指导,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面谋划、统筹推进,定期指导工作计划、部署全校关工委工作,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顶层设计:2021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增补校工会、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后勤服务集团等相关单位为关工委委员单位;2022年,考察后将3位身体条件好、专业能力强、乐于奉献的老教授补充到银发委员队伍;2023年,设立校关工委银发委员和委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完成《南京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文件汇编(2019年—2022年)》;2024年,校党委副书记焦瑞华分管关工委工作并担任校关工委主任。

作为关工委工作的主导,各学院党组织已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党委会的议事日程,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院党建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每年专题研究一次本学院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会议制度落实、分管领导落实、组织机构落实、政策措施落实和工作经费落实。组织部门在考核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时候,也将“党建带关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2024年10月,校党委书记谭铁牛在党委常委会上专题听取了关工委工作汇报后,对全校关工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希望老同志们在关心下一代良好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发光发热,将广大“五老”助力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进一步放大,在关工委工作领域充分展现南大百年名校风采。

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

2018年起,学校关工委积极推进二级关工委活动项目制度,鼓励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打造关工委工作品牌,力争实现“一院一品”“一院一特”。近五年间共计立项90个活动项目。

实施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立意好、站位高、工作实、成效大的品牌项目:有的聚焦培根铸魂,深入推进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五老”讲堂组织名师“五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青年工作等主题进行宣讲,勉励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进程;有的投身服务社会,由老青共同组成的讲师团走进全省多所中小学开展讲座,传承科学家精神,或是将目光转向特殊儿童的陪伴帮助,多位退休老师与400余学生志愿者开展服务上百次,服务近100个家庭;也有的专注启智润心,以“五老”在思政走进、专业走进、文化走进和实践走进的“全面走进”育人工程培育延续8年的“师承”品牌。五年间,无数学生从这些活动项目中受益,照亮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正如师生共读项目中一篇学生的读书报告中所言,“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像(华罗庚)先生一样,不求浮名,无私无畏,保留住科学的那份固有的纯洁,此乃一代代科学家追求的本源——简单、纯粹。”

在“五好”建设上下功夫

2025年5月14日,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铁军带队深入数学学院和工程管理学院关工委调研,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成为校关工委领导班子统筹推进二级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暨“五好”建设的“必修课”。

2020年10月,校关工委召开优质化建设推进会,邀请时任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煌莅临指导,自此开启全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新篇章。目前,全校已经完成两批共8家二级关工委的优质化建设。

前不久,校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根据教育部要求专题讨论我校二级关工委“五好”建设要求,并针对我校二级关工委的工作实际细化、优化了考核指标,最终形成了共识:将我校优质化建设合格单位直接转为“五好”建设单位,并以其为示范引领,统筹推动、一体化实施第三批二级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暨“五好”建设工作,共同推动实现我校二级关工委工作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均衡发展局面。

除了在实践中下功夫,校关工委同样注重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2021年,校关工委与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工委在时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杨忠教授的亲自主持下,顺利完成教育部关工委专项课题“以五育并举为核心,构建新时代高校院系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研究”;2023年,校关工委秘书处联合环境学院撰写的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荣获省级一等奖;2025年,由社会学院关工委牵头的《校地合作模式下“五老+”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路径研究》再次成功立项教育部关工委课题,进一步筑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暨“五好”建设的工作根基。

在协同联动上见实效

2024年10月18日,一场由校关工委与退休协会、老年大学联合呈现的“银发映初心 乐龄颂祖国”离退休老同志文艺汇演拉开帷幕,现场座无虚席,既有精神矍铄的银发老人,又有青春四溢的年轻学子。演出结束后,负责主持工作的肖晨雪同学在社交平台中发布动态:“今天,有一束光照在我们身上。在台下看演出时我一直特别感动,因为表演时每一位老师眼里都是带着笑的,因为看得出他们在表演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希望多年后我也能像老师们一样,仍然坚持着自己热爱的东西,仍然眼里有光。”

为了增强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校关工委积极联合委员单位互融互通互促,资源共享、活动联办,通过不同渠道构建融合机制,确保落地见效。

在与团委共同开展的“读懂中国”活动中,5年间共有9件“五老”访谈的学生作品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奖项,我校关工委多次获评“活动表扬单位”。2021年“最佳征文”作者、中国教育电视台优秀作品展播讲述人刘婧同学表示,“何其有幸,成为此次征文的讲述人,为大家讲述崔功豪老师的故事,这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感谢校院关工委老师的指导,青年心在祖国,志在四方,为实现共同的梦想,阔步前进!”

在党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王德滋、吴培亨和张全兴等多位院士以及姚润皋、龚放等文科教授作为“南大故事”宣讲团的讲师与学生们畅谈理想信念和成才之路,用自己的奋斗历程和真实感悟启迪青年师生。其中,王德滋院士小传获评教育部关工委“枫叶正红——记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人物”征文活动特等奖(全国教育系统仅6篇)。

在本科生院与研究生院,每年都有20余位退休教师受聘教学督导,全年听课评课近800课时,开展教研座谈20次以上。在党委组织部精心选聘下,每年都有20位左右的老同志作为兼职组织员与学生谈心谈话,为入党培训严把入口关。

在校内跨部门互动的同时,自2023年起校关工委与南京市关工委、栖霞区关工委开展校地合作,积极推动校地互动与协同,联建3个新时代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至今开展活动近30场,惠及中小学生上千人次。

据统计,五年间全校关工委邀请有影响力的“五老”开展专题讲座近360场,受益学生达47000余人;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老同志240余人,服务青年学子1700余人次;二级关工委募集助学资金160多万,资助1800多名学生。南大关工委成为配合主渠道助力青年人才成长的独特风景线,相关活动报道被教育部媒体转载20余次,在省级媒体发布30余篇,为“南大式奋进”贡献“银发力量”。

老骥伏枥,华章不辍;奋进南雍,薪火长传。正如参加“传承报国志 青春谱华章”南京大学留学归国老教授与青年学生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的学生代表所言,“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令所有南大学子与有荣焉、发人奋进。老教授们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心潮澎湃,心生敬意。作为生逢伟大时代的一员,也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专长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为我国的科研领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