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学即将迎来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回首过去五年,学校在各个领域锐意进取,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瞩目,奋进卓越的气象蓬勃激荡。作为一名本科就在南大的老南大人,亲历这场发展浪潮,心中满是自豪与振奋。
于我所在的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深耕的集成电路学科而言,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清晰可感。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搭建起更高水平的学科发展平台;众多海外人才的引进,为学科注入了创新活力;红外超弱光检测、超导微波频率梳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彰显了学科的强劲实力,这些成果不仅推动着学科发展,更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贡献了南大智慧。
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与 AI 时代的深度融合令人欣喜。AI 通识课的精心建设,正是学校紧跟时代脉搏、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这一课程的开展,将为南大学子打开一扇通向前沿科技的大门,培养出一批批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掌握 AI 技术的新时代领军人才,助力他们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展望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学科发展需求必将迎来深刻变革。跨学科融合已然成为大势所趋,AI 与生物学、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碰撞,必将催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增长点。以我所在研究的集成电路学科为例,传统芯片设计流程繁琐,需大规模团队长时间投入,而 AI 的介入,凭借强大的算法和数据分析能力,彻底革新了设计模式,为我国在集成电路、半导体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全新可能。
但不容忽视的是,AI 在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引发了严峻的能源挑战。随着 AI 应用的广泛普及,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不容小觑。在此关键节点,南京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战略基础学科布局,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加大投入。加大对能源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吸引顶尖人才,聚焦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可再生与新能源领域,深入探索高效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提升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相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南大人勠力同心,必将在未来的征程中续写辉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南大力量,以昂扬之姿迎接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