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召开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回首在南大求学的本研八年,我通过跨专业读研、西部支教、海外交换学习等诸多实践,切身体会着学校“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的育人成果愈加丰硕,亲眼目睹着学校“一校两城四校区”的办学格局日益拓宽。我为母校在加快实现“第一个南大”的壮阔征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无限的赞叹。
过去五年来,以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成功实现本科招生培养“零”的突破,于今年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成功举行学院实体化运行十周年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三十三周年庆,成功搭建“两个结合大讲堂”“问道大讲堂”“国际学者讲座”等学术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论坛,诸多成果产生广泛社会反响;学院参与建设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这不仅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而且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跨越式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贡献。
面向新的奋进征程,我将同母校一道,深耕思政育人沃土,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青年化研究阐释,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南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