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共产党员,在南大读研的三年,我深切感受到学校在党建引领下“奋进行动”的磅礴力量。从“第一个南大”建设目标的提出到“改革攻坚克难年”的实践,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探索到拔尖人才培养的深化推进,南大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书写着“南大答卷”。
五年耕耘,初心如磐铸辉煌。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南大以“奋进行动”为牵引,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犹记得参与社会实践时,学院党委将党史学习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带领我们以专业视角解读时代命题,最终斩获奖项荣光;同时我看到学校“一校两城”办学格局下跨校区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感受到南大“宽德养士、至乐成学”的育人智慧。从“破茧信息素养讲师团”的科研启蒙到“反哺学社”社区志愿服务的躬身力行,南大始终以党建引领青年成长,将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学术血脉。
立足当下,使命在肩勇担当。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党员,我深刻体会到“科研报国”的时代召唤。在导师团队中,我们以“有组织科研”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室的灯火通明里凝聚着南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坚韧品格;作为党支部副书记,我将时代精神融入党史宣讲,协助举办走进基层党日活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信:青年党员的成长轨迹,当与学校发展蓝图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相连。
展望未来,笃行不怠启新程。站在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历史节点,我满怀憧憬与期待:愿南大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征程中,进一步深化“新工科”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期待“奋进行动”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国之大者”中找准人生坐标;更盼母校以“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校园生态,激励新时代南大人勇闯科研“无人区”、甘坐学术“冷板凳”。